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受到过去一年中英政治僵局的影响,中英经贸也经历了一段“寒夜”。随着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到访,这一切有了改变。专家认为,两国高层的会面将全面推动中英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中英关系重回正轨,中英经贸也迎来“春天”。
囊括120名商界人士的最大贸易代表团、访问前夕“刻意”开通的微博账号……对于12月2日~4日的访华之旅,英国首相卡梅伦显得“热情满满”。
值得欣喜的是,卡梅伦的“热情”也确实“化”开了过去一年中英的外交僵局。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卡梅伦访华前夕,曾引用古语“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形容过去一年多来中英关系由“冰冻期”到重回正轨的转变。
中英政治关系的高调“回暖”,也给中英经贸合作带来阵阵“春意”。
时势促合作
“中英经贸合作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潜力巨大,若被政治因素‘挡路’,太可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感慨道。
王朔表示,因为政治问题,中英关系之前遇冷,更一度中止了两国高层交往。不过,“政冷”难掩中英“经热”。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英贸易同比增长7.5%,远超同期中欧贸易0.5%的增长率。中英贸易额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亿美元,年均增长17%,高于同期中欧贸易增幅3个百分点。
王朔表示,一是中英经贸确实存在切实需求;另一方面,数据“热情”只能说明过往合作良好,考虑到数据本身的滞后性,后期中英要想进一步延续“热情”,必须依靠政府间的合作及政策的保障。
英国方面显然也看到这一点。今年以来,英国多位高官先后访华,力图“回暖”两国关系,但相比中德、中法关系的稳步发展以及中国和南欧、中东欧关系的快速推进,卡梅伦“迟到的一年”仍受到来自英国国内的不满与压力。
王朔称,卡梅伦此次选择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中欧联合发布《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以及中欧启动投资协议谈判的时间节点访华,是下了极大决心“挽救”中英关系。
经贸上新阶
肯定过往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中英加强经贸合作的现实需求。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孙华妤认为,两国高层的会面,将全面推动中英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中英贸易在中、英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4%和6%,同两国贸易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王朔直言,中英经贸合作互补性极强,潜力巨大。他指出,英国很多优势产业,如创意产业、清洁能源、高科技产品等,都符合中国未来转型升级方向,可以帮助国内产业尽快转型升级。
孙华妤则表示,英国是一个发展很早但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的国家,需要外资助其更新。从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来看,中国显然是一个极佳的合作典范,而投资英国,未来也可以享受到欧洲经济复苏的红利,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此外,王朔和孙华妤都强调中英金融领域的合作。他们表示,伦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不仅可以为中英直接经贸合作搭建平台,还可以使中国拓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孙华妤介绍,伦敦的人民币跨境交易风生水起,已成为除香港外交易量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后期,随着两国政治、经济进一步回暖,也会给金融合作营造进一步发展的和谐氛围。(文章来源: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