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近几届紧紧围绕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发展目标,通过不断拓展平台功能和优化展览结构,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内功,为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外贸发展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扩大平台,满足企业参展需求
2010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的优质平台,参展愿望较为强烈,而广交会展位满足率一直维持在60%左右。为此,广交会想方设法拓展平台,分别通过在连通条件较好的展馆A区北广场搭建4个临时展厅、在展厅内挖掘展位等方式,共新增展位约2300个,使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增加了千余家,进一步满足了广大外贸企业的参展需求,同时也使广交会展览总面积扩大到116万平方米,巩固了展位规模世界第一的地位。
优化结构,着力打造优质展览平台
一是优化展区结构。为与时俱进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产业结构变化,积极服务于外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广交会先后于第109届和第112届,在对各交易团展位结构需求摸底的基础上,兼顾展区相关度、展馆条件,调整展区规模与布局,使涉及15大类商品的50个展区得到整体优化,规模不断贴近市场需求,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并适度扶持了部分亟须提升竞争力的展区,为企业提升参展效果、促进出口成交提供了更专业的平台。
二是优化展位结构和参展商结构。一方面,积极贯彻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广交会“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广交会促进我国外贸发展“转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展览规模的扩大,广交会品牌展区也逐步扩大,第109届以来品牌展位共增加1359个,达11806个,占出口展展位总数的比例也提升至20%,创历史新高;在规模扩充基础上,第112届开展了品牌展位的重新评审,修订了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促进了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实力的生产企业脱颖而出,当届共安排品牌企业2225家,比第111届增加321家,其中生产企业占65%,促进了参展企业结构的优化,为企业创品牌、转方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另一方面,全面优化一般性展位地区结构。第112届广交会结合各地区出口额情况、兼顾地区平衡,对4.6万多个一般性展位基数的交易团归属进行了全面的重新核定,使展位分配更契合各地区外贸发展情况,更有利于促进地区外贸平衡发展。同时,通过多渠道引导交易团优先安排低碳、环保、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参展,不断优化参展企业结构。
完善机制,促进质量提升
提升质量,制度先行。近几届广交会从展位使用、展品和宣传品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投诉监控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开展了9项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修订《广交会参展企业资质标准》、《广交会出口展展位使用管理规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贸易纠纷防范与解决办法》、《广交会出口展展品质量及贸易纠纷投诉监控办法》、《参展展品管理规定》和《广交会馆内宣传品管理规定》等,并建立了展品质量监管机制,要求各交易团联合当地质监部门开展企业和展品质量核查工作。这些制度建设从展前、展中延续到展后,推动组展各方协调配合,全面有效地发挥了对企业参展行为和展品质量的管理监控功能,在维护参展秩序和广交会良好声誉的同时,为提升企业参展效果和提升外贸发展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拓展功能,丰富会议增值服务
一是倾力打造“设计提升贸易”系列活动。广交会从第109届起创办“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打造“设计提升贸易”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以第113届为例,共组织设计展示、设计对接、主题论坛等25场专题活动,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境内外设计公司/机构、160余位设计师、品牌营销专才及流行趋势分析预测权威人士,近1500家企业、超过1万人次参与活动,达成合作意向9000多项,其中设计展示面积895.5平方米,环比增幅达73%,较刚创立时的规模扩大了4倍。“设计促进贸易”系列活动及时迎合了参展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谋求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既丰富了广交会的功能内涵,实现了广交会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跨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充分挖掘会议论坛信息交流功能。近几届广交会充分利用高度集聚的行业信息资源,积极贴近参展企业的不同需求,打造了国际市场、设计策略、品牌营销、潮流资讯和技术研发五大板块的会议论坛格局,并积极协助行业商会、中介组织举办其他题材的会议。以第113届为例,共举办会议论坛多达134场次,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务;自第110届启动的广交会国际市场论坛已成功围绕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主题举办,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第114届广交会将举办广交会(南非)国际市场论坛,以及产品设计、品牌营销、潮流资讯、技术研发等题材的论坛共8场,来自著名市场咨询公司和相关领域的设计大师、策划专家将担任论坛嘉宾。
三是启动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评选。为顺应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和企业自主创新、打造品牌的诉求,广交会借鉴国际著名展览会经验,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CF奖)评选活动,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微笑曲线”上游。首届CF奖就吸引了345家企业报名,参评产品547件,来自不同地域的采购商代表、品牌企业设计总监、PDC海内外设计师、商协会专家以及设计专家学者等将组成评审团,评选出最具有创新性、功能性、品质、美感和环保性的产品,获奖产品将获得实体及在线展示、媒体宣传机会,并将作为广交会海外招商宣传中吸引全球买家关注的“中国创造”新亮点。第114届广交会举办期间将邀请境内外设计专家和境外采购商代表评选出设计精品,并举行颁奖仪式。CF奖评选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优质参展商和展品脱颖而出,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
精益求精,打造服务品牌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第114届广交会将继续实施精细化管理,丰富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价值,打造服务品牌。
一是推进广交会低碳环保发展。2013年7月22日召开的“倡导绿色布展,推进广交会低碳环保发展”主题研讨会修订了《广交会“绿色环保特装”评比实施细则》,明确了“绿色环保特装”的定义,量化了评比标准,调整了评委结构,加大了奖励力度,修订完善了《广交会特装施工违规管理规定》,对现场使用油漆、刷灰、打磨和使用会产生大量粉尘的工具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二是完善广交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进一步提升广交会电子商务平台功能,为供采双方提供更准确高效的配对信息、移动终端应用、实时网络视频沟通会服务,为采购商提供产品推荐和匹配、发布采购信息等服务,为参展商提供展前信息、上传产品信息、目标采购商到场通知等服务,并将试行“跨境贸易支付平台”、正式运行中国信保广电商信用保险,为企业提供更全面可靠的服务。
三是全面提升展览现场信息化服务。全面启用展务通系统,提高业务办理和现场服务效率;在官方网站构建全新的展品类别信息服务系统,展商展品查询更为便捷;推出广交会官网手机客户端3.0版,新增多个功能;在广交会官方网站推出全新商旅服务栏目;增加“无线驿站”和免费有线集中上网区;改进无线网络服务,为VIP展客商提供不限时免费上网服务。
四是优化VIP采购商服务。在馆内部分咨询处增设VIP报到功能,简化合作伙伴办证程序,设立现场办证专员,并试用集邀请、报到、联络、服务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采购商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五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筹撤展期间采用自行开发的手机移动终端查验证件,优化了持中国护照办理采购商证的办证模式,在免检人员标志和免检车辆标志上加印序列编码。整合办证区域资源,与公安、交警和保安公司等10多个对口单位保持良好的联动和沟通机制,合力整治展馆内外环境和展会秩序。(文章来源: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