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目前,中国央行已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规模为2.2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近期签署的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为中国进一步开拓巴尔干地区市场起到推动作用。
据中国人民银行透露,经国务院批准,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与阿尔巴尼亚银行签署了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央行与第五个国家的央行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截至目前,中国央行已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规模为2.2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促进两国经贸合作
根据协议,互换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358亿阿尔巴尼亚列克,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人民币朝着国际化目标又迈出了一步”,并且“这使中国朝着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以及开放资本账户又迈进了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则表示,该协议的签署对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中阿两国贸易和投资、共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分析指出,通过货币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本国商业机构得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这样,在双边贸易中,出口企业可以收到以本币计算的贷款,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这显然是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共同希望达到的效果。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副主任刘作奎表示,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对中国获取欧元起到积极作用,也会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到阿尔巴尼亚投资。毕竟,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两国间的贸易量并不大。与此同时,随着两国间合作的不断展开,阿尔巴尼亚的经济自然也会因此得到促进。
助中国拓展对欧贸易
阿尔巴尼亚地处欧洲,而中国是典型的亚洲贸易大国。对于中国来讲,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对中国拓展对欧贸易有何促进作用呢?
就此问题,刘作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就为中国进一步开拓巴尔干地区的市场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汪巍也充分肯定了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中国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的积极作用。他说,近年来,中国与欧洲许多国家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有助于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容量,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符合我国长期贯彻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中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就更加突出地体现了我国与欧洲国家经济跨越式的合作与发展。(文章来源:国际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