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经贸资讯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领中拉经贸合作

发布时间:2018-06-22

  “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是中拉经贸合作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和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第三大市场。”日前,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同期配套活动第四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平行论坛在澳门举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发表了上述观点。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打造中拉基建合作提质升级的新动能。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1位部级嘉宾,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以及中外金融机构、商协会和企业代表逾700人与会,为促进中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提质升级建言献策。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拉合作最具增长潜力领域

 

  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业务局美洲非洲业务部资深专家田云海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对拉美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情况。他谈道,国家开发银行自2006年进入拉美市场以来,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累计向拉美18个国家和地区逾200个项目提供超过100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目前贷款余额为645亿美元。

 

  为加强中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自2014年起,国家开发银行将中国—拉美基础设施专项贷款由100亿美元增至200亿美元。4年间,经过中拉双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与银行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该专项贷款项下已累计为7个国家10个基础设施项目承诺贷款142亿美元,为中拉基础设施务实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牙买加经济增长与就业部部长萨姆达表示,中国与牙买加在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长期合作关系,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强。比如,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帮助牙买加建立了一条四车道的收费公路,把牙买加南北海岸联系在一起,极大地缩短了牙买加居民出行时间。又如,酒钢集团公司投资约1300万美元使得牙买加一家矾土工厂重新投入使用,未来酒钢集团还将在牙买加追加投资建设国际产业园区、港口设施。中国对牙买加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使得牙买加成为转口贸易、电信、轻工业以及商业外包目的地,并且使得牙买加旅游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在对拉美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中国正加大与多边开发机构的深度合作。据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AlexandreMeiradaRosa透露,未来10年拉美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每年大概有1000亿美元的缺口。来自中国的资金给拉美地区提供了很好的补充。中国非常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动力来自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越来越到位,管理和技术也不断完善,中国已经是拉美地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主要的投资来源国。

 

  企业界代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王禹介绍了三峡集团在拉美地区聚焦清洁能源领域投资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拉美地区,三峡集团优先深耕巴西市场,并同时重点跟踪秘鲁、智利和厄瓜多尔等市场。在巴西,三峡集团在10个州拥有17个水电项目和11个风电项目,投资项目已全部实现商业运营,控股、权益装机容量达827万千瓦,占巴西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年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是巴西第二大非国有发电企业。在秘鲁,三峡集团投资的圣加旺Ⅲ水电站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秘鲁产能合作第二批早期收获项目清单中唯一的水电项目。在智利,三峡集团已并购了一些优质水电项目,并且即将开工建设。在厄瓜多尔,三峡集团承建的可尼尔防洪工程已如期竣工,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防洪工程。

 

  加强战略对接共商合作大计

 

  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如何出新?对此,高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战略对接,共商合作大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中方在这一领域有兴趣有实力,拉方有需求有意愿,双方要发挥经济互补性,找准利益契合点,对接彼此发展需要,携手规划“设施联通”的战略布局。二是加强机制建设,共建合作平台。中方希望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在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中纳入更多的整体合作元素,不断增强论坛的代表性、前瞻性、专业性和务实性,打造政策沟通、战略规划、项目推介和成果转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坚持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合作目标,要求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田云海认为,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应重点围绕中拉产能合作和拉美的产业布局与发展,围绕促进拉美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围绕促进中拉之间贸易与旅游便利化进行整体规划,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与实施能力和产业发展的进程,确定1~3年、3~5年、5~10年的实施目标。

 

  田云海强调,要提升中拉基础设施合作水平,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金融创新、模式创新。中拉双方要进行政策对接、规划对接、标准对接和文件语言便利化探讨的对接,优化投资环境,降低协调成本,便利人员往来。金融机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进行产品创新,拓展金融产品,丰富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中拉企业包括第三方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探讨多种形式的合作。政府、银行、企业可共同探讨落实基础设施项目还款来源多元化。(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