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呼吁加快“解冻”新能源公交市场
“我们的前50台车都是在白俄罗斯生产出来的,更希望它们能诞生在国内。”在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成都机械制造业商会秘书长罗茗锦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今年,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公司)生产的纯电动超级电容快充城市客车在乌鲁木齐相继试验成功。不过,对于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来说,在迈过技术及资本两大门槛后,如何顺利打开国内公交市场却成为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2015年5月,新筑公司作为首批企业入驻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在这个我国目前层次最高、开发面积最大、政策条件最为优越的海外工业园中,新筑公司租下了16亩土地,获得了99年的使用权,每年租金仅为1000元/亩。白俄罗斯的高寒气候也为车辆的性能测验提供了重要条件。据新筑总裁秘书胡文萍介绍,纯电动超级电容快充城市客车主要用于市内公交,在起讫站仅需6~8分钟即可充满电,维持24小时不间断运营,而目前国内使用的慢充型电动公交车充满电需要1.5~4小时。此外,在整车性能、整车安全、电池寿命、能量利用率等方面,纯电动超级电容快充客车具有显著优势。
但这款新能源城市客车目前主要销往国外,尚无法大批量进入国内市场。据胡文萍介绍,该款新能源城市客车已通过了今年1月政府发布的最新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能够享受财政补贴。“但我们更需要开拓国内市场。”
胡文萍解释道,国内对于纯电动超级电容快充城市客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谨慎的地方政府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与国企合作。另外,来自传统公交企业的阻力也不可忽视。“政府对民企的支持态度很明确,只是具体措施的落地还需要时间。”胡文萍说。
今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要在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不低于35%,并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交通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
在政策的激励下,加上各地环境和能源问题凸显,民营企业生产的新能源城市客车将逐渐被国内市场接纳。在记者进行采访的同时,江苏沐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江苏省灌南经济区已分别与新筑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将引进纯电动超级电容快充城市客车技术。在胡文萍看来,现在不少城市都存在环境和能源问题,使用电动公交车是大势所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部门也在修改并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并逐步降低财政补贴力度,这也被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市场化的发展拐点。当部分民企在为如何扩大国内市场而烦恼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过度依赖补贴的民企被迫选择退出。对进军新能源公交汽车领域的民企来说,资金和技术缺一不可,以实力获得市场准入权,才能真正深度参与到国内的市场竞争中。(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