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产小米出口赞比亚
8月18日,张掖金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口赞比亚首批30吨有机小米在天津港启运,为“金花寨”小米走向国际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据张掖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本次是企业自营出口,货值70万元人民币,在甘肃省酒泉海关报关,也是甘肃省第一次向国际市场出口有机小米,填补了天津海关出口有机小米的空白。“甘肃是小米的主产区,定西、庆阳、平凉、白银、兰州产量最大,多年来外贸出口以带壳小米为主,作为鸟食每年销量稳定,出口欧洲、中东市场。”甘肃奥根进出口公司张莉介绍。
据悉,中国的小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5%左右,国际市场需求每年在300万吨以上,其中,非洲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9%。由于非洲产区价格比中国价格低一半,这几年中国的出口量下滑,带壳小米在出口欧洲方面失去了价格优势。但是,中国小米品质好于非洲国家,这次张掖小米出口非洲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甘肃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各地加快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增强食用农产品消费信心,一批有机农产品出口彰显活力。“有机小米走出国门,远销非洲市场,进一步提升了金花寨小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成为我省外贸出口又一主打产品,也为甘州区外贸出口逆势上扬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张掖市甘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
由于该地域农产品生长环境无污染,加之祁连山冰雪水浇灌,小米平均生长期在180天和120天左右,比同类多长50和30多天,经检测小米中含的硒是同类小米的2倍,甘州商务局表示将培育这个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农民收入,做强做大这个特色“金字”招牌。
据金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几年来,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小米等杂粮或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购、加工、贮藏、销售等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合作社充分利用“金花寨”系统产品中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的独特优势,主动出击找市场,多次参加全国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合作,在兰州、北京、海口、上海、河南、河北、山东、新疆、成都等地发展销售代理商和销售终端。同时,通过媒体广告宣传,电商渠道分销等营销方式,提高了产品知名度,“金花寨”有机小米得到市场认可和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今年,合作社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将增加3倍,目前,建设中的“有机生态园”包括小米深加工厂、亚麻籽油精炼厂、玉米荞麦等其他谷物加工厂、饲草厂、养殖厂、有机化肥厂即将落成,届时将形成一个生态环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即用谷糠、谷草喂养牛羊,再将牛羊粪便科学发酵后用于肥田,以确保有机认证的杂粮的高品质。(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