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贸易促进>东盟自贸区政策

中国—东盟合作需加快升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4-05-13

  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速放缓,双方要实现2020年1万亿美元的贸易目标,任重道远。分析人士指出,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导致东盟国家出口受到影响,这是东盟国家自中国进口增速放缓的原因。同时,打造东盟合作升级版应进一步突出创新性、配套性和互利性。


  日前,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速放缓,双方要实现2020年1万亿美元的贸易目标任重道远。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与东盟有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要实现1万亿美元的增长目标,双方经贸合作应进一步体现创新性、配套性、互利性,且须加快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


  增速仍然不够


  “如果以这个速度增长,要实现目标还很难。”4月30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报告》和第四次中国—东盟双向推荐知名品牌发布会上表示。


  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将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将达150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和东盟贸易总额为10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562.27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从东盟进口489.93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13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4436.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0.9%,在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速最快。


  沈骥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导致东盟国家的出口受到影响,从而也影响了从中国进口。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市场,因此也减少了不小的贸易量。


  许宁宁表示,2014年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按目前10.9%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将很难实现增长目标,因此双边经贸合作需要提速升级。


  不过,沈骥如表示,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必太过悲观,贸易总额的提升还有巨大潜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自贸区的打造,都要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铁路、港口、运输、仓储等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钢铁、火车等产品,也需要成套设备。“只要本着平等互信互利,建立良好的经贸合作氛围,提升双边贸易额是很快的。”沈骥如说。


  提速需加快升级


  报告指出,目前东盟方对中方提出的打造“升级版”自贸区仍存在两点疑虑:一是东盟个别国家担心更大开放市场后其本国产业遭受中国产业的冲击;二是由东盟、中国等16个成员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已经展开,东盟方有的国家认为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必要性不强。


  许宁宁建议,要消除部分东盟国家对其产业受到冲击的担忧,中国和东盟应充分协商讨论,加强产业合作。且东盟—中国自贸区作为五大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中最早建成的自贸区,相对比较粗糙,无论对于中国和东盟经济增长,还是RCEP的建设,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然而,该如何着手加快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中国—东盟升级版自由贸易区,需要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开放,推动次区域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档次。“发展潜力还有很多,如果按照既定思路推进,随着增长潜力的不断发挥,完成贸易目标问题不大,不利因素是南海问题对经济合作的影响。”


  “要突出合作的创新性、配套性、互利性。”许宁宁表示,中国与东盟的市场潜力都很大,而且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需要创新合作方式,注重金融与产业,海关、商检、物流等配套建设,加强产业合作。


  缅甸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昂觉单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在大米等农产品领域拥有更开放的市场;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翁忠义说,中马经贸在清真食品等很多特色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文章来源:商报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