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贸易促进>东盟自贸区政策

中国—东盟博览会非常成功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3-06-25

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暨中国—东盟博览会10周年联合采访中,记者对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进行了专访。罗家良立足本国实际,高度评价了中国与东盟10年来友好合作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平台作用,历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双方经贸合作带来的积极变化,并就双方友好合作前景提出殷切期望。

《国际商报》:今年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新加坡是东盟很重要的国家之一,您能就过去十年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推动双边合作方面谈谈看法吗?

罗家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许多年前。尽管今年是中国—东盟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第十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自从这一伙伴关系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

事实上,中国是东盟重要的对话伙伴之一,双方在文化、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但经济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点,我们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与中国合作的良好平台。广西地处中国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战略地理优势,是一个很好发展平台。

《国际商报》:您如何看待新加坡与中国过去十年的双边经贸合作?

罗家良:新加坡与中国的人文交流也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新加坡与中国在1990年建立外交关系。从那时起,双边关系得到快速发展。1992年,双方共同建立了苏州产业园。当时中国发展的重点是吸引外资和改革经济,之后,中国把重点转向可持续发展,即科学发展。我们共同提议并发展了生态城市。在天津,我们合作建立生态城。这一项目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将一片废地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上千人居住的城市。

此后,我们还在其他领域展开合作,如环境友好型产业、绿色生态型产业、知识型产业和创意产业,在知识城市广州也有一些项目;在南京有生态岛;在成都也有一些项目;在吉林,我们去年开始了一个新的食品安全项目。

现在,我们正共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新加坡是大中华区外第一个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目的地。我认为这些发展都是值得肯定的。撇开经济发展,中国前国务委员、前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去年倡导了社会管理。他曾经带领由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组成的大型代表团来新加坡参加第一届社会管理高层论坛。我认为社会管理是新的领导人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交流经验,新加坡过去的经验或许能给中国以借鉴。我非常高兴能开启这样一个新时代。

《国际商报》:您如何看待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所带来的变化?

罗家良: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几年前才开始实施,但协商谈判从2001年就开始了。从2001~2011年的十年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了7倍,这一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当美国和欧洲等西方传统市场的发展开始下滑时。中国和东盟是增长的强大力量,中国对东盟出口在去年增长了20%。这些都是正面的迹象。《国际商报》: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双边友好合作方面的意义是什么?

罗家良: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过去十年非常成功。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加深,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与东盟也在商讨其他领域的合作。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将会在基础设施、能源以及光纤方面把东盟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一计划的实现需要多国的合作。

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合作方面有着许多专长和经验,双方正在商谈更为紧密的一体化和经济伙伴关系,或者说是区域合作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从去年就开始了,前景很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分享机遇、聚焦商界与政府才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国际商报》:请您用一句话表述中国与东盟间的友好合作吗?

罗家良:我们在过去十年中做的非常好,让我们继续保持这一状态。《国际商报》:请您用一句话寄语中国—东盟博览会。

罗家良:我期待中国—东盟博览会下一个美好的十年。(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