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进东盟 经贸合作稳健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日益增加,主要投资领域为制造业、商业服务、新能源和高新科技等。
投资领域宽广
截止2012年底,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总额为1007亿美元。另外,中方投资30亿元人民币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投资100亿美元设立了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向东盟提供了250亿美元的信贷。
近几年,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和承建的水电站占老挝电力总装机容量近一半左右,老挝现有的电力不但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供出口赚取收入。
2013年,中国鞋企开始酝酿进军东盟市场,其中有温州、璧山、惠东等区域的知名皮革企业;中国房地产企业碧桂园“试水”东南亚,在马来西亚开发的大型高端商住一体项目已全面展开施工。
据南博网分析,2013年中国应抓住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十周年的机遇,加大力度深化双向投资合作,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平台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利共赢。
经贸合作深化
中国镇江金针菇出口泰国、中国藤县钛白粉热销东盟、中国机械产品出口印尼……2013年中国依靠港口贸易出口至东盟的商品日益增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据南博网调查,中国与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产品优势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互补性非常强,双边经贸合作互惠互利。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的贸易额持续保持10.3%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
广西东兴是中国通往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通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经贸枢纽作用。随着2013年东兴旅游汽车站的开通,这里将打造成为中国边境线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道路客运枢纽,推动中国与越南经贸的繁荣与发展。
据南博网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如零关税等,尽快掌握自贸区的运作规则,制订和实施相对完善的措施,开发好这个拥有6亿消费者的东盟市场。(信息来源:南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