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泾川:“新能源”带来“新生活”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4-09-19
近日,记者走进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村民康小军家,女主人正在厨房的沼气灶上做饭,灶眼里窜出耀眼的蓝色火焰,不一会儿工夫,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康小军说:“自从家里用上沼气后,做饭再也不用烧柴了。”
康小军家里养了两头牛,务了3亩果园,3年前修建了“玻璃钢”沼气池。就是这个“洋气”的沼气池给他家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康小军告诉记者,他平时喂牛要加一勺沼液,先给牛“开胃口”,为此他家的牛比别人家的更壮实。饭后,康小军拿起专用的勺子,装了满满一桶沼液,送到了果树地里。他笑着说:“对果树来说,这是最好的‘营养餐’。”在康小军家的院子里,放着一座太阳灶,大门口旁洗浴室的顶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康小军说:“平时用热水基本不用电烧,农忙时节回家后,还能舒服地洗个热水澡。”
目前,康家村共修建沼气池200多座,全村6000多亩果园都“吃”上了有机肥,太阳能路灯、热水器和太阳灶等也基本实现了全村覆盖。
村党支部书记康广生说:“眼下,村里养牛1426头、养猪800多头,养鸡3.5万多只,可在村里走一圈,几乎闻不到一点儿粪便的味道,这都是沼气池的功劳。”
记者了解到,泾川县连续10年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建成户用沼气池1.96万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500平方米,太阳灶2万多台、节柴灶7万多台。全县还建成了65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探索出了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新能源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农村沼气生产、秸秆能源化利用、太阳能开发利用等“多能互补”新格局。(文章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