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院开展甘肃新能源基地技术研究
截止12月,电科院承担的两个国家863项目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两个项目均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期检查和财务专项检查,专家组对该项目的中期执行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财务管理规范。《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进入攻坚阶段,本课题已受理专利61项(其中发明48项、实用新型13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核心论文52篇(其中EI收录37篇),理论研究完成95%,示范工程建设完成55%,超额完成国家科技部对课题的验收考核指标。《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按照项目的整体目标和进度计划正在全面推进,现已完成电网友好型风电场的概念技术指标体系建设,发表论文6篇,发明专利受理23项,软件著作权1项,提交技术标准1项,出版专著1本,该课题中理论部分的研究已完成约65%,示范工程的建设完成约15%,完成了任务书的阶段性计划目标。这两项国家863项目的有序推进,标志着中心进入国内智能电网及新能源领域研究的前沿,对于实现国家电网“奉献清洁能源 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承诺,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的中国工程院“甘肃省新能源发展战略”重大科技咨询项目结题,为甘肃省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国网公司重点项目《风火打捆能源基地交直流外送协调控制及安全防御系统研究与示范》等进展顺利,项目参与单位均按期完成了计划研发任务,《酒泉地区测风、测光网络优化布局研究及网络建设》项目通过国网公司验收,国网公司《电网友好型大型风电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规模风电场无功综合优化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省公司验收。国网公司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示范》按照课题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稳步推进,示范工程的建设已全面展开。通过以上项目实施为甘肃河西能源基地跨地区外送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测风测光网络建,全面服务甘肃省新能源工作,今年新建9座测光站、7座测风塔,累计完成37座测风塔和15座测光站的建设,并持续完善测风测光网络,提高风电、光电预测预报精度,实现24小时酒泉地区风资源及河西地区光资源的无间断监测,该网络的建设将为风电功率预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对于提高酒泉风电利用小时数、促进酒泉风电外送及消纳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年来,电科院围绕着酒泉风电基地关键技术需求,解决酒泉风电接入和送出问题,开展新能源发电、网源协调、运行控制和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结合省公司“十二五” 规划,组织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研究,结合自身优势与生产运行实际,策划重大、重点项目,加强国家、政府和国网项目实施力度,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文章来源:国网甘肃电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