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

玉门市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3-07-17

  中国甘肃网7月16日讯 据酒泉日报报道(记者 周爱玲 通讯员 王一先 李涛)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从昔日“一油独大”的资源型城市到如今的新能源基地,玉门,这座因“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而闻名遐迩的城市,借助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据了解,至2012年底,玉门市风电装机规模已达到190万千瓦,初步形成了风电场、风电装备制造和电网相配套的新能源基地框架。

  玉门市工信局局长冯兴柱告诉记者,2012年,玉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2亿元,增加值3.2亿元,现已建成风电、光电、水电企业34户,其中水电装机达56兆瓦。为了强力推进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首位产业发展,统筹推进电网建设、调峰电源和电能就地消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玉门市围绕打造全国一流新能源示范基地目标,全力实施“5515”首位产业攻坚行动,新增风电份额50万千瓦以上、光电份额累计达到了500兆瓦以上,加快推进10个调峰电源项目和5个电网建设项目,助推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

  发展新能源,不仅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选择,也是全球应对能源供给挑战的关键。当沉睡千年的戈壁被隆隆的机器声和建设者的脚步声唤醒时,按照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玉门市以全新的发展思维、果敢的决策,把新能源产业定为首位产业,引领全市的发展。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玉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7年6月,洁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300千瓦的风电机组。从这四台风机开始,玉门市在三十里井子建成了我省第一座示范型实验风电场,从而拉开了玉门市新能源建设的序幕。

  玉门市被称为“世界风口”,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00万千瓦以上,是我省风电新能源的发祥地。除了丰富的风能资源外,玉门市的太阳能资源也非常富集,具有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空气纯净透明等特点。同时,玉门市戈壁荒滩面积大,地势平坦开阔,无障碍物,没有拆迁,可用来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理想区域。

  今年,玉门市严格落实市委常委包挂、责任部门包抓、科级干部帮扶、专门经费保障的工作机制,新能源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华电麻黄滩4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主机及塔筒制造合同已签订。航天万源主机已在酒泉厂家生产60套。亚洲新能源、中科恒源、深圳永联、浙江埃菲生共110兆瓦光伏和大唐新能源20兆瓦风光互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5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近日列入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神华国能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并于6月1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在编制环评、水保、地灾等各项专题报告。大唐八O三2×30万千瓦“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五通一平”设计方案、投资计划和招标方案已上报集团公司待批。大唐、国电两个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申请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已上报省发改委待批。天宁2×15兆瓦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完成锅炉进场和基础浇筑,正在进行主体厂房建设与锅炉设备安装工作。昌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通过国家能源局批复列入甘肃省选点规划,正在编制预可研报告。阳关110千伏变电站扩容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企业和主设备招标,即将开工建设。玉门东镇330千伏变电站,正在积极争取与330千伏开关站同步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上,玉门市在新能源建设中,迈着昂扬的步伐阔步向前……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