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

甘肃能源监管办赴河西开展甘肃新能源消纳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8-05-03

  近日,为深入了解甘肃新能源消纳与发展情况,听取电力企业对新能源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综合施策破解甘肃新能源消纳困难,甘肃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甘肃敦煌、瓜州、酒泉、嘉峪关等地,系统开展甘肃新能源消纳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在敦煌市光伏产业园区,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首航节能(6.860, -0.13, -1.86%)敦煌一期10MW塔式熔盐光热电站试运行期间生产运维以及二期建设等情况,深入中节能星光6号50MW光伏电站、正泰星光6号50MW光伏电站、华电星光7号40MW光伏电站,实地调研园区内太阳能(4.980, -0.10, -1.97%)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敦煌市率先创建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进展情况。在瓜州县,调研组先后赴中水建干西一200MW风电项目、华电干西三201MW风电项目、中电国际新能源集控中心,考察风电企业生产运行管理及并网送出等有关情况。在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工程——±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祁连换流站,调研组详细考察了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设备检修及升级改造等情况。在酒泉市,调研组分别组织电网与发电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酒供电公司关于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送出等问题汇报,并与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甘肃公司、甘肃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11家不同类型的发电企业深入探讨了制约当前甘肃新能源发展面临的瓶颈,交换了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在嘉峪关,调研组应邀赴嘉峪关宏晟电热公司,听取企业关于申办电力业务许可、尝试开展自备电厂与新能源发电权置换等工作汇报。

 

  甘肃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在调研中指出,近年来,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发展迅猛,成为了地方上一张靓丽的名片,但受装机规模、用电负荷、输送通道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消纳及送出存在一定困难,虽然2017年弃风弃光有所缓解,但仍然被国家能源局列为红色预警地区。此次调研,甘肃能源监管办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不同类型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实地考察,广泛听取关于促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建议。

 

  甘肃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强调,按照国家能源局、甘肃省政府的要求,下一步要关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沟通、统一思想,甘肃能源监管办将按照监管职能进一步分门别类梳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各方共同研究解决措施;二是结合实际、综合施策,认真研究就地消纳与跨省外送“两条腿”发展途径;三是进一步转变思想,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规则,研究市场策略,通过市场化的思维和手段解决问题;四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光热发电、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应用,改善电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外送。

 

  甘肃能源监管办市场监管处、综合处参加了调研。(文章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37140,8893111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