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G20峰会落幕,来自全球的业界领袖就“创新增长方式”、“绿色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议题达成一致共识,这也为未来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开出了一剂良药,尤其为我国新能源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为推动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中国正积极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并致力于从经济大国向科技创新大国和强国转型。G20创新竞争力黄皮书显示,在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中国企业应当紧紧围绕创新发展主线,以此增强产业持续发展动力。我相信,产品与技术等环节的大胆创新将更为积极有效地带动整个清洁能源行业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峰表示。
昌盛日电一直专注于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的相互结合,并以“光伏+设施农业”为依托,延伸出了渔光互补、光伏养殖、太阳能小镇等光伏综合利用模式,引领中国光伏农业向前发展。据吴晓峰透露,目前,由昌盛日电首创的“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模式已在全国27个省市、70余个县区建设并投产。
此外,昌盛日电还将光伏农业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创立了“造血式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园区化、平台化经营模式,发展产业化农业,以此带动农民就业与致富,让村民获得租金收益、工资性收益、承包性收益和创业性收益。贫困户既可选择进入光伏农业园区成为产业工人,通过地租、工资等收入脱贫,也可利用地方政府的扶贫资金进入园区创业,成为家庭农场主或农民小老板,除自身增收以外,还可带动左邻右舍一起摆脱贫困。
时下,一场“互联网+”革命正掀起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新浪潮。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尖端技术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实现着现代农业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
吴晓峰表示:“今后,公司将积极探索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将互联网技术与成熟的光伏现代农业体系进行深度融合,成就中国最先进的光伏智慧农业综合发展方案及实施路径。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我们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可降低30%的农业成本,提高10%的产量。而且这有利于建立起光伏农业的质量追溯体系,打破流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